跟班学习心得体会

来源 :勐海县纪委| 浏览量 : | 发布时间 :2023-10-08 11:12:05 | 【 打印正文 】

根据组织安排,我于7月至9月在省纪委监委信访室跟班学习。我刚到省纪委监委信访室时,新的工作环境是陌生的、严谨的,更是具有挑战的。在来之前,我对这里的工作充满期待,希望有所见、有所闻、有所学,但同时,也有紧张、局促和不安的情绪。伴随着这些复杂的情绪,我度过了忙碌而又充实的一段时光。三个月的时间里,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,我在思想学习、办信研判和接访接待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。

一、工作收获方面

一是积极参加各项活动,不断提高思想认识,开拓眼界。跟班学习期间,本人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纪律,丝毫不敢懈怠,认真撰写梳理个人报告材料。在每周的室务会上,及时总结工作经验,进行自我反思。还参观了云南省纪委监委第十二期文化走廊·保山主题展,感受保山的风土人情。到昆明规划馆参加委机关青年干部集中学习研讨活动,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参观昆明规划馆主题展厅,全方位、多角度了解昆明的历史、生态资源、澳池保护、城市建设和规划情况,实地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定护航“3815”战略的決心,感受了我省及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。到云南省广播电视台参观学习,听了女记者的英雄事迹,更感震撼。到云南艺术学院观看了舞台剧《红线》,敲响警钟,自觉警醒,净化社交圈,避免沦为“剧中人”。到云南省国家安全教育馆学习国家安全相关知识,增强了保密意识和反策反意识。此外,还有机会同其他地州和部门的同事们交流讨论,将固化的思维重新激活。

二是认真研判办理信访件,不断提升接访水平,精进业务。省纪委监委收到群众来信、来访、来电数量庞大、情况复杂,且业务内外交织,有些信访件涉及多级多部门,处理起来耗时耗力,非常具有挑战性。刚来时,自己在办件和接访时的速度都非常缓慢,每一件都慎之又慎,唯恐处理不当,让线索流失,或研判不精,空耗纪检监察资源。9月下旬,我有幸参加了省纪委监委信访室举办的2023年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业务培训班,自己得以再次充电,使业务上的问题得到了又一轮的查缺补漏。

此次跟班学习过程中,我共承担办理了涉及昆明、文山、迪庆3个州市及驻省国资委等8个有关纪检监察组的信访举报件1141件,参与接待来访群众127批次158人次,参与部分信访台账梳理、校稿等工作,及时补位,全身心把自己当作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工作中,我发现省纪委监委信访室的每一位老师都各有特色、风格不一,但宗旨都是一样的,无论办件、接访还是撰写分析报告都是高标准、严要求。正是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,让我不断在自己身上找不足、找差距,不断向他们学习工作中的方式方法,进而淬炼自己,练出“火眼金睛”,做好“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〞。

二、感悟体会方面

加强对法律法规、国家政第的学习,培养法治思维。通过高强度的接访,本人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,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在面对来访群众时不那么慌乱,才能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,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。而这样的能力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,还要大致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程序,当然还有群众的情绪疏导工作。工作中,还是反思自己学习的不够,“路漫漫其修远今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。

唯有脚踏实地、优化作风,方可行稳致远。在工作中,还是时不时能感觉到自己作风不够扎实,容易浮躁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个细致活,需要扎稳脚跟,踏踏实实,沉下心来,认真细致地研判分析,不让问题线索流失,也不浪费纪检监察资源,要更好充分发挥正风肃纪的问题线索“主渠道”,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连心桥”,反映政治生态和社会民情的“晴雨表”,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的“减压阀”作用。

三个月来,我始终能够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,认真办好每一件信访件,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,为群众答疑解惑,尽量解释到位。接下来,我将会带着在省纪委监委信访室积攒的宝贵经验,继续锤炼品格、提高能力、改进作风,积极担当作为,发挥作用,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。(信访室 杨海仙||责任编辑 张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