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作巡察问题底稿的几点体会

来源 :勐海县纪委| 浏览量 : | 发布时间 :2023-06-25 18:09:24 | 【 打印正文 】

制作问题底稿是加强巡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,根本目的是让巡察反馈的问题站得住脚、经得起各种检验。结合参加巡察工作的经验,谈谈制作问题底稿的几点体会。

把制作问题底稿贯穿巡察工作始终。底稿制作人要坚持问题导向,边查找问题边收集素材、边印证核实边制作底稿、边确立论点边充实完善,把制作底稿贯穿始终。报告撰写人可以通过阅览底稿就能掌握巡察工作全局,盯住关键和要害。

及时梳理制作底问题稿。底稿承办人要按照监督检查任务清单,巡察中发现的问题,拿准拿实问题,当日制作一事一底稿,待定需完善的分类存放,用票夹、文件盒保管,了解清楚后再制作底稿。坚持当日事当日毕,每周归类整理,不要“拖账欠账”,巡察工作越到后期越忙,只有往前赶“工期”,才能不忙乱、不出错。

搞好总分结合,突出重点问题。巡察中发现同类、同源、同性问题多,各方面都有反映的情况,要处理好总与分、点与面的关系,同类问题要合并。巡察发现的单个问题要多方印证,把情况摸清,把底稿做实。综合底稿只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2-3个问题作为支撑材料即可,一事一底稿可以分开做、具体讲情况。底稿概述问题标题不是越大越好,而是越精准越好、越实越好。

科学灵活掌握,高效制作底稿。巡察工作最大特点是与时俱进、创新发展。制作问题底稿采取哪一种方式好,要考虑巡察时间长短,因情而异,因组而异。当时间充足时,可以先一事一底稿、后综合底稿。当时间较短、任务重时,建议建立问题清单,将问题表格化。表格要有序号、来源、问题概述、对标依据、备注等栏目,其中“问题概述”高度概括提炼一个标题,简明扼要描述发现问题,内容包括责任主体、时间、地点、主要情节、造成影响等五要素。(县委第二巡察组 李慧||责任编辑 肖丽平)